【天商好老师】缘于热爱 所以精彩 ——记我校理学院青年教师徐伟骄博士
2019-04-29 00:00  点击:[]

到了约定的采访时间,在门口就注意到她埋头于办公桌上一沓沓数学专业书籍中,丝毫没有发现笔者的到来。直到敲门声传来,她抬起头,一张不施粉黛的脸上写满热情,她就是我校理学院青年教师徐伟骄。入职天商的六年韶华,在教学科研实践中,她以教研相长的追求、严格自律的原则、突破自我的努力、关注成长的爱心,正成长为新时代的“四有”好老师。

不懈努力有追求

徐伟骄追求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教学在她看来是精益求精的工作,她通过吃透教学内容,向有经验的教师虚心请教,审视学生学习特点,不断修改课件,提升教学质量。为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检验自己的教学能力,她通过参加比赛锤炼自我。2017年,徐老师在全国高校数学微课设计大赛获得华北赛区二等奖,在学校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中获得理科组二等奖。谈及比赛经验,她说是认真二字,“认真地准备教案、PPT,站在更高的平台上检验自己的努力,并将反思落实到工作方法上,‘认真’得到真正的提升,成为了骨子里的一种习惯。”

徐伟骄追求在科研领域展所长。本硕博期间,她出于热爱全部选择了数学专业,她享受数学专业带给她的挑战与攻克每道题的喜悦。也正是因为心之所向,她在科研上全情投入,曾获上海市优秀学位论文奖的她,目前已两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2016年获批数学天元基金专项,2018年获批青年基金项目,让天商在数学研究领域的影响力不断提高。

严格自律有毅力

怀着自幼就想成为教师的梦想和对三尺讲台的敬畏,徐伟骄坚持认真备课。特别在入职的第一年里,投入大量的时间,对教案精益求精,课前反复地练习,听取有经验教师的建议,不断提升站上讲台讲课的能力。谈及第一次上讲台的经历,她记忆犹新,“我的第一次课是在一个下午的3点35分,上课之前还一直在推演上课的情形,对自己试讲的次数不下30次,不断暗示自己要稳住。真正讲起来的时候,100双信任的眼神看向我,也瞬间让我完全释放了。”也正是学生的信任,她更想努力站好三尺讲台。每逢假期,她会将教学课程的教案再重新整理一遍,每一个论证、每一步的推导都力求清晰完整,为的是让学生能很快掌握课程的核心精髓和关键。

科研,在一定程度上是孤独的探索。必须严格自律,甘于付出。撰写国家级基金项目申请书时,徐伟骄起初也是两眼抹黑,不知如何下笔,但决定申请后,就逼迫自己高质量成稿,她利用一个寒假的时间往构思的框架里一点一点加内容,一环套一环,一句套一句,写完后反复读给自己听,反复修改……成稿后,那些熬夜的疲惫,百思不得其解的焦虑,全部化为挑战自我后的欣喜感。为做好科研,她平时还有计划地研读专业文献,深入思考,仔细剖析已中标的项目书,结合拟研究方向的专业特点,不断整理求索,逐步形成自己策划编写项目书的能力,为科研加分。

不断突破有进步

徐伟骄认为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教学方式要抓住关键,打开思路。为此,她坚持因材施教,探索区分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的重点。对本科生公共课教学采用新技术,由于公共课班型大,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她让学生把问题反馈至微信群中,她利用课下时间计算、整理和总结,定时通过微信直播为学生答疑解惑;对研究生专业课的教学,以调动思考、锻炼学生写研究报告能力为目标,每次课都结合课程精选专业文献,让学生精读后作汇报。通过汇报中的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的关键和解决问题的途径,锻炼学生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

《逍遥游》有云,“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在徐伟骄眼中,科研必须对所研究领域有超出文章本身的理解,这种理解需要不断的积累和突破。她坚持阅读专业方向的书籍和文献,并通过专业会议的学习和交流,保持对最新研究方向的敏锐和思考,并在项目研究中创新研究的视野和方法,如对经典的数学问题--希尔伯特第16问题的研究,徐伟骄将研究从二维微分系统的极限环分支问题扩展到高维微分系统的周期轨分支问题,高维微分系统的复杂性和计算难度相较于二维都有很大的提升。研究问题带来的挑战,激发着她作为一个数学人的热情和担当,让她敢于直面挑战,不断突破。

携手成长有温度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徐伟骄懂得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个性,通过项目参与让学生成长、建立自信。她曾多次带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鼓励团队每个人发挥自己的特长,并先后在2013年、2018年获得天津赛区一等奖,2014年、2016年获得天津赛区二等奖。

“独行快,众行远”。在科研上,徐伟骄加强和同事的团结协作,并通过组建项目团队,围绕项目目标,塑造项目团队的合作文化。她也经常与同事坦率交流,分享项目申请经验和教育教学经验等,让大家共同进步,感受集体的温暖。

“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坚守在唤醒祖国“未来人”的岗位上,因为热爱,“四有”好老师徐伟骄奋斗不息,新的精彩依然在继续创造。(校报记者 李白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