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云客户端报道我校副校长陈冠益教授
2022-11-01 12:19 张孟凯 点击:[]

10月13日,津云客户端以“潜心固废处理 建设美丽中国”为题报道我校副校长陈冠益教授。

报道原文如下:

迎盛会 铸忠诚 强担当 创业绩 旗帜·榜样

潜心固废处理 建设美丽中国

── 记天津商业大学教授陈冠益

2022年10月13日 本报记者 张璐

为了让垃圾填埋场的废弃物变废为宝,天津商业大学陈冠益教授在长期研发的热解气化技术基础上,经过一年多的技术攻关,终于研发出了第3.5代热解气化技术。记者采访时,他正忙着为天津垃圾填埋场设计垃圾处理中试工业化装置。“这个中试装置一天处理量可达3—5吨,预计年底前完成。未来这个装置可以放大100倍,单台装置每天可以处理垃圾300—500吨,结合天津的垃圾填埋场进行示范应用,进而推向全国。”陈冠益告诉记者。

陈冠益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娃,从小目睹了稻秆等生物质废弃物的露天焚烧及直接炊事燃烧给环境带来的严重污染,能够将这些“变废为宝”是他一直的梦想。多年来,陈冠益一直致力于生物质废弃物清洁高效利用技术的研发创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具体方案,是我心中永恒的责任。”陈冠益说。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从聚焦农业生物质废物的第一代热解气化技术,到针对垃圾填埋场陈腐垃圾处理与利用的第3.5代热解气化技术,在探索固废生物质处理这条路上,陈冠益一干就将近30年。

“我们最新研发的热解气化技术可以把陈腐垃圾转化为燃气、RDF燃料,同时把腐殖土制备成肥料,可用于园林绿化或者热脱附后制造陶粒等,同时满足能源和土壤利用的需求。”陈冠益告诉记者:“我们和企业合作设计的中试工业化装置,明年就能结合北辰区的双口垃圾填埋场、津南区的大韩庄垃圾填埋场进行示范,让废物实现循环清洁利用。”

垃圾、秸秆、药渣等固废生物质出路,是我国环保领域“卡脖子”的关键问题。面向国家和社会重大需求,多年来,陈冠益聚焦废弃物生物质出路问题,以清洁处置与高效利用为突破,创新热解气化技术,推动了我国废弃物处理技术的升级与应用模式的探索变革,促进了我国热解气化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提升了我国在这方面的国际影响力。

执着地创新探索、潜心钻研,让陈冠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带领团队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及专利奖金奖7项。先后主持一批国家重要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发表论文300余篇,授权国内国际发明专利近40项,制定国际标准1项。

据统计,陈冠益团队的热解气化技术已经指导和应用于工程项目近百项,累计处理废物近8000万吨,产生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近百亿元,环境社会效益巨大,相关技术输出至澳大利亚、泰国、印尼、埃及、瑞典等国家。